写在前面
你好,我是思考问题的熊,展信佳。你现在阅读的是熊言熊语邮件通讯常规更新内容,阅读愉快。
十二月已经过半,你最近过的还好吗?
我在过去这一周(其实是同一天)经历了两件事情,简单记录顺便与你分享。
第一件事,小时候总偷偷给我零花钱,偏心我和哥哥的姥姥突然离开了我们。我没有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第二天中午家人才告诉我。姥姥几年前一场大病之后,便不再认识家里人了。经常把大闺女叫姐姐,把大外孙叫哥哥,她自己似乎也真的变成了一个孩子。最近几年我基本是一年一面的频率和她相见,她自然也是认不出我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好奇她头脑里的世界,如今她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去。
在难过的同时,我更担心姥姥的三个闺女,所谓「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无论什么年纪,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我们就要直面这个问题。一年之内,爷爷和姥姥相继离开,想来我也很久没有回家了,争取最近能回去看看她们。
第二件事,家属经历了一天嗓子疼和一天38.5度的高烧之后,抗原没有特别意外的显示阳性。我在写这封邮件的此刻,也开始明显感受到嗓子不舒服。好在家里很早之前备了一点感康和布洛芬,希望她可以快快康复。她说此刻我就是一个爱情卫士,我也希望自己在她康复之后再躺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没办法即刻回去,希望这一场慌乱的感染,大家都快快挺过去,我们能恢复正常的生活。不过,三年时间所改变的东西,又怎么会那么快的恢复呢?无论怎样,希望你可以照顾好自己,也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如果最近你也有什么感受和心得,不妨可以直接回复邮件和我分享。
行业与专业
过去一周,我在博客和公众号上同步更新了两篇专业相关文章,汇总介绍给你。
Foundation Medicine 42万例样本库分析KRAS泛癌种突变特征得出了这些结论
作为国际肿瘤NGS检测行业内绝对的头部公司之一,2013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Foundation Medicine 共检测了成年癌症患者的组织或血液样本超过42万份。
如此巨大的数据库里样本量再配合上它们一直建设的临床基因组数据库(CGDB)临床信息,只要某个基因对应药物的临床结果有了突破性进展,或者肿瘤相关研究中有了重要的功能验证,就可以快速在这个样本库中进行大规模分析。
如果你刚好对这类genomic landscape 研究感兴趣,这篇文章推荐阅读。也许能对你类似的分析有所启发。
另外,本周整理一篇综述时,我通过作者调研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于是我也把它整理了出来 从2002年的Nature论文到2022年的亿元营收
一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因为2002年发表的高水平临床研究论文,作为联合创始人成立了一家公司。随后这家公司基于论文中的发现,研发了一款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产品。5年之后,这款产品成为了该领域第一个获得 FDA 许可的 IVDMIA(In Vitro Diagnostic Multivariate Index Assay)。12年之后(2014年),中国无锡成立了一家肿瘤诊断公司,并且在2018年获得了这款产品的中国独家销售协议,截止2022年上半年,这一款产品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亿级营收。
这位荷兰科学家,就是美国科学院院士René Bernards,而这款产品就是分子诊断行业里鼎鼎大名的乳腺癌70基因检测 MammaPrint。
2002到2022,20年时间我们看到了科学探索到临床研究再到产品商业化的粗略过程,也捎带围观了 Bernards 大佬的精彩人生,如果你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欢迎阅读。
会员计划内容推荐
本周为参与熊言熊语会员计划的读者更新了一篇 2022年肿瘤精准治疗回顾的专属内容。
年度回顾这件事儿可以有很多维度展开,在更新内容中,依托于两篇12月发表在 Cancer Discovery 的文献,我们可以通过 OncoKB 新增 biomarker 和 FDA 药物审批的视角,一起回顾2022年的肿瘤精准治疗进展。
这其中既包括OncoKb 突变评级说明、也包括药物设计、实验研究设计和新的生物标志物三个维度,还包括值得关注的 2022 FDA original approval和supplements approval 药物与适应症。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可以在邮件通讯主页了解阅读。
阅读与思考
2022年就要过去了,我的个人感受是这一年格外动荡和充满不确定性。这里的不确定性体现在生活的不平静,工作的不稳定和行业的不确定。
以至于最近师弟师妹再问我关于毕业的建议时,我竟然会推荐他们不妨这两年可以考虑考虑科研单位或者学校里的博后职位。
但是最近我看到了两段话,感觉对这种不确定性又有了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有知有行的创始人孟岩最近说了这样一段话:
风险从某个角度上是指「不确定性」, 是指结果可能偏离目标的幅度。 但不确定性,有涨有跌、有高有低、有好有坏,对吗? 完全规避了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也就和收益无缘了。
回顾之前的笔记时,又翻到了万维钢几年前的这样一段内容:
我们平时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就是要减少世界给自己的不确定性。新人看哪里都新鲜,老手看哪里都是俗套 —— 只有这样,他才能从一大堆可预测的事物之中敏感地抓住那些不寻常之处,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而我们做事,则要给世界增加一点不确定性!别人都以为我会这么做,然后我就真的这么做了,那我跟一台机器有什么区别?我要输出信息,就得做一些别人想不到我会做的事。
确实,不确定性如果存在风险,那也一定同样存在机会,不确定性的另一面就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需要做的是聪明的承担风险。是通过学习积累减少世界给自己的不确定性,同时又要因为自己的存在给别人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推荐与寻找
本期通讯推荐部门内容,为你带来三个我感觉过去一年订阅不亏的内容订阅服务,它们分别是:
- 可以读杂志的得到电子书会员服务(注意不是听书和其它课程)
- 可以从1995年读到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旗下的三联中读APP数字刊会员
- 以及每年更新7册的读库系列丛书
具体推荐理由可以阅读我更新的这篇推文进行了解 2022我推荐这些入手不亏的内容订阅。如果2022年你也有想安利的东西,可以直接通过邮件回复,我也想了解下你的心头好。
好了,本期的通讯内容就写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祝一切顺利~
思考问题的熊
2022年12月17日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欢迎将它推荐给你在意的朋友;如果你想看到更多肿瘤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梳理和行业动态解读,欢迎参加熊言熊语通讯会员计划。
订阅熊言熊语邮件通讯,让我们保持联络。